一文了解贵州省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文了解贵州省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若站在乌蒙山,向东望去,贵州省呈三级阶梯分布,海拔从西向东逐渐降低。作为云贵高原的主要山脉之一,乌蒙山山势挺拔陡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并且是南北盘江的分水岭,也是珠江的发展源头。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在乌蒙山地区居住、生活。盘县大洞的发现,证明早在30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的足迹了。
1990年6月,盘县大洞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化石和石制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等单位随后展开发掘。几乎同时,考古界也在酝酿一件大事:苏秉琦、宿白等考古学家在中国文物报社的办公室里,商量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详情可见《好事重回首——关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成功开局的补充记忆》一文)。随着大洞发掘工作的进行,其价值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获得了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就这样,贵州省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遗址,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3年到2023年,30年间,贵州已获得了盘县大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墓葬、威宁中水遗址、遵义海龙囤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和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等八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实,这八处遗址的渊源,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贵州考古刚刚开始的时候。
1953年,贵州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考古人员前往遵义进行调查,采集到高坪出土的明代金凤冠等文物,并发现杨粲墓;四年后,贵州省博物馆对杨粲墓进行发掘,拉开了土司考古的序幕。也是那几年,在清镇、平坝一带,贵州省博物馆陆续发掘了汉魏六朝和宋朝的墓葬,并引起了学者们对贵州历史时期考古相关问题的讨论。发表在1959年第1期《考古学报》上的《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其执笔人之一的陈默溪是贵州考古的老前辈。她曾在中水中河一带调查,采集到石斧、石锛等磨制石器,拉开了中水考古的序幕。当地年老村民还依稀记得这位当年骑马到中水考古的女考古学家身影。另外,五十年代末,赫章县也有汉墓发现。
陈默溪曾参加1952年举办的全国第一期考古训练班,在几年后举办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30周年纪念会”上,培训班老师裴文中还回忆道:“在全国第一期考古训练班的时候,贵州博物馆有同志拿了一件剑齿象化石来让我鉴定过,据称是发现在盘县。”这位同志指的便是陈默溪。后来,1954年夏天,陈默溪在盘县平光乡石脑村调查时,又收集到几件石器,第二年博物馆相关人员在盘县沙沱乡调查,征集到2件尖叶形铜钁。
因此,九十年代对盘县大洞的发掘,没多久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半个世纪前在盘县待过,已成为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的贾兰坡听闻后,兴奋地题写了“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关于贾兰坡与盘县的故事可见《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第十三章:大洞的守望》一文)。大洞遗址位于盘县城区东南49千米处的珠东乡十里坪村,据清光绪《普安直隶厅志》描述,这一带曾经“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地平坦”。1992年至2000年,考古队员对这里进行6次发掘,共获得石制品2000余件、人牙化石4枚,还有43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的烧骨、炭屑。根据判断,遗址年代距今约30万年至13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遗址。关于盘县大洞的详细介绍,可见《盘县大洞贵州旧石器初期遗址综合研究》一书。
贾兰坡先生题字
贵州属于卡斯特地貌,洞穴众多,对于原始社会的人们来说,洞穴无疑是最好的居住地,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乃至新石器以后,也是如此。2016年在贵安新区发现的招果洞遗址,无疑又是一个代表。经过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年的发掘,招果洞发现一万多年前的磨制石器、墓葬和明确的随葬行为,以及丰富的火塘遗迹,也是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的文化堆积从距今4万年,一直延续至2000年前,且地层堆积连续完整。2021年,招果洞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招果洞的详细介绍,可见《距今4万年!贵安招果洞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文。
离招果洞不远处,也有一座入选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度)的洞穴遗址,名叫牛坡洞。牛坡洞遗址由A洞、B洞和C洞三个地点组成。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牛坡洞进行发掘,至今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18座、活动面3处,各类型打制石制品近10万件,骨器约400余件,陶片1000余片,还发现了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和果核等植物遗存。该遗址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标尺性的地层堆积及文化序列,发现了目前南方地区年代最早之一的蹲踞葬,对研究贵州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关于牛坡洞的详细介绍,可见《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收录《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一文。
除了洞穴遗址,贵州史前时期也有旷野遗址存在。2004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当年陈默溪考察的中水盆地的遗址点进行系统发掘,发掘点包括吴家大坪、水果站、鸡公山、营盘山和新街等几个地点墓地。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祭坑、墓葬、灰坑、房址、沟等200余处,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石器、青铜器等文化遗物。2006年,威宁中水遗址入选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鸡公山遗址遗存为代表的鸡公山文化也成为贵州省第一支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考古的许多空白,初步建立起贵州西部乃至云南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系列,即鸡公山、吴家大坪遗址→营盘山遗址→红营盘墓地→银子坛墓地。关于中水遗址的详细介绍,可见《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一书。
中水遗址群最晚的银子坛墓地,年代已到汉代。在首次调查中水遗址的1960年,赫章可乐也发掘到汉代墓葬,随后三十多年间,连续在这里又小范围发掘过七次。200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可乐遗址展开大规模发掘,发掘墓葬111座,发现多种形式的套头葬和其他特殊葬俗,出土陶、铜、铁、玉、骨、木、漆皮、纺织品等不同质地文物600多件。发掘者将墓葬分为“甲类墓”(3座)和“乙类墓”(108座),代表汉式墓葬和地方民族墓葬。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用铜釜套于死者头顶的“套头葬”行为,在别的遗址未曾见到。2002年,赫章可乐遗址墓葬入选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顺带一说,这一年,首届“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会”召开,“贵州赫章可乐夜郎时期墓葬”被确定为“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便是与“十大发现”齐名的“六大发现”。关于赫章可乐遗址墓葬的详细介绍,可见《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一书。
汉代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关键时期,自五十年代清镇、平坝发现的墓葬以来,该区域一直都是研究的焦点。平坝也即招果洞和牛坡洞所在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核心组成部分。自2014年正式设立以来,贵安新区开展了诸多考古调查项目,招果洞即是在调查中发现的。贵安新区也是十大考古新发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毕竟,202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又发掘了大松山墓群。从2022年7月到2023年1月,大松山墓群共发掘清理墓葬2192座、窑址8座、灰坑1处,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囊括金、银、铜、铁、锡、漆木、玉石、玻璃、纺织品等。这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大型地方民族公共墓地,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墓群最晚的年代已经到了明代,经过人骨的DNA分析,检测出当时的民族可能是以汉族和苗族的基因谱系为主。关于的详细介绍,可见《进了!贵州贵安大松山墓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文。
大松山墓群
本图来自“百度图片”
确实,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民族问题就受到关注。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土司制度。在贵州众多土司中,播州杨氏无疑最大。播州,也即现在的遵义地区,公元9-17世纪为杨氏家族所据,在724年间,杨家共传27代30世。1257年,杨氏家族修建海龙囤,作为“土司”城堡。到明末时,杨氏土司发展到巅峰,引发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1600年,海龙囤毁于战火。201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龙囤遗址进行发掘,基本弄清了海龙囤遗址的布局形制及其历史变迁情况,取得丰富成果。同时,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对附近的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进行发掘,找到杨铿、杨价等土司墓葬,系统揭露出杨氏土司墓地的墓园格局。海龙囤遗址与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先后获得2012年度和2014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海龙囤遗址和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的详细介绍,可见《海龙囤》和《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
2015年7月4日,海龙囤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贵州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同年底,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贵州、湖南、湖北)入选“2015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5月,《中国文物报》发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一文,文章提到:“‘十大考古’的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还体现在对遗址后续的保护利用上。”其例子之一,便是海龙囤遗址。
从盘县大洞、招果洞和牛坡洞,到中水遗址、可乐墓葬与大松山墓群,再到海龙囤遗址和杨氏土司墓地,八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书写着贵州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的传奇。